睦姓是一个小姓,因为有和好、亲近之义,睦姓是一个让人有亲和力的姓氏,然而,追根溯源,这个姓却是因与另一个汉字接近被误植而来——睦,清代以前,多数工具书均没有注明有作姓氏的义项,唯《康熙字典》有“又姓,《正字通》北齐散骑常侍睦豫”解。
660多年前的元末至正三年(1344),南京东门上谷村人成上舍随岳父来到南方的江西行省潮州路(治所在今广东省潮州市区)——他的岳父是潮州路官员。到达潮州后,成上舍看到潮州之地山清水秀,乃鱼米之地,故有在此创业之志,便在海阳县龙湖隆庆巷(今属潮州市湘桥区)安家落户。这位成上舍便成为潮汕成姓的始祖。
渔村不是打鱼人家,也不是背山临海之地,而是饶平县中部一个盛产青梅、杨梅、橄榄、山枣等名优水果的乡村,离县城约28公里,昔年羊肠小道,今交通方便。
姓源久远宽广
大部聚居汕头市区,部分居住揭阳榕城、揭东、揭西、潮安枫溪等地 由余之后系出隗姓
郑姓自宋代进入潮汕后,繁衍、发展速度极其惊人。从宋末到明代,仅二三百年间,已蔚成潮汕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,主要居住地在潮阳、饶平、澄海三地。
读2003年7月4日发表《潮汕曾氏人口逾十万》一文,觉得文章较全面地介绍曾姓各系入潮先后情况,这对于曾姓后代寻根探源是大有帮助的。
邑失人在 《通志·氏族略》:齐太公的支孙封于鄣(今山东东平县),以国为氏。后来鄣国灭了,他的子孙就去了右旁(邑),姓章,表示邑丧失了,族人还在。章氏望族居河间郡。 三线入潮
武子是中华韩姓鼻祖
天下一曾无二曾